10
2002年10月
電話:(02)25850866 傳真:(02)25850844 
地址: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53號B1 A室 
網址:http://www.yinqi.org/ Email:mf@cef.org.tw 
鹽還鹹嗎?燈還亮嗎?
宋文勝(音契基金會董事)
    音契新聞快報:
  1. 素來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最近經濟的急速衰敗與貧富懸殊的光景,實在令人驚訝!原因是一般加工業由於台灣工資過高,已全數移往大陸;原先苦撐的高科技產業也因為國際經濟不景氣,而束手無策,其影響遍及社會各階層。音契某契友經營的公司半年來案子急速短少,週轉金已用完,現面臨裁員,薪資欠付的窘境。音契的奉獻與票房也十分慘澹,經常費已赤字六十萬元。據預測這些現象祇是經濟蕭條的開始而已,請音契契友繼續關心,彼此代禱!
  2. 被時代雜誌稱為「貪婪之島」的台灣,並未因政府策略性高喊著「美麗之島」而有所改變,反而更向下沉淪。眼目、肉體的情慾,驕傲虛浮的榮耀,滿佈在社會各階層,媒體更是競相報導。有一位經常坐飛機來往華人圈的牧者說,所有東南亞的報紙,不論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只有台灣將可恥的事登得滿滿的,真是不忍卒睹。在此呼籲,音契契友們應謹言慎行,遠避試探,像逃避地獄之火一樣,特別公眾人物要避開記者,否則一有把柄就上報了,包括牧師、音樂家以及新聞主播!
  3. 慈濟大愛台現正如火如荼推出優質的紀錄片及劇情片,品質與公視的「人生劇展」不相上下,其節目也已奪下多項金鐘獎。令人好奇的是,大愛台是如何脫離創台的生澀期,終結宗教台所謂的八股樣板節目?據說大愛台心胸寬廣,網羅現有業界有心從事紀錄片的專業人士,給予資源及空間。令人驚訝的是,甚至有基督徒的成員在內,當詢問他們的動機時,他們的說法是:「慈濟的節目也沒特別講「佛」,講「法」的,他們也是出自對社會的關懷與付出,而且我的專業在這裡可以被發揮出來」。音契契友你們的想法如何呢?有人的心在滴血嗎?
  4. 基督教某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發起人,近日在呼喊著「還我福音!」之類的口號。原因據說是基督教常會用社會關懷,文化活動作為手段,希望達成福音的目標,但是卻花了太多巧思在手段及方法的執行上,最後目標常沒達成。假以時日,手段逐漸成為目標,結果「社會工作」取代了「福音」。這種手段與目的不清晰的策略,常見於基督教的教育、社福及文化單位。剛開始問題並不突顯,但經年累月慢慢放鬆
    ,最後的結果,連自己都很驚訝!某一所基督教所設立的大學,最後連校長想在校園內公開傳福音都不可以。音契啊!要戒慎恐懼,我們的音樂只是音樂,還是有結實的信仰核心在裡面呢?
  5. 接下來報告氣象:『一個號稱有史以來最大的颱風,正在台灣本島上方形成…』台灣的盛況已逝!經濟的衰敗,世界的情慾、驕傲,異教的突起,失焦的信仰,這些議題接踵而至,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以前只是談論、旁觀,甚至事不干己,但是堤防已決,現在它已經來到你的門口,要你去面對,去抉擇。
  契友們!面對這些消息,是讓你沮喪,失望,還是氣憤?不要忘了這些只是報導出來的而已,只是基督徒面對現代社會的冰山一角。更大膽的說,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是在這冰原上滑行,你我都如履薄冰的表演,沒有觀眾,只有演員。

  「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士6:13)

  我們若仍迷糊,不知局勢變化,就真是太可憐了。前任經濟部長林信義就已說過「台灣要開始過苦日子了,大家要預備。」音契面臨這些問題,要如何預備呢?歷史告訴我們
,挑戰與回應是一個國家、團體壯大的最大原因。聖經告訴我們,神特別的施恩常常是「
困苦」,「困苦」使我們挑戰危險,以勇敢來回應。

  「我雖跌倒,卻要起來…你的牆垣必重修,你的境界必開展。」(彌7:8-11)

  音契的契友們!讓我們為主成為基督的精兵吧!靠主剛強壯膽是唯一的一條生路。基督的精兵,注意聽!
第一、要過簡樸紀律的生活,也就是經濟上能吃苦,服事守時守紀律。
第二、要過自潔生活,除去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今生的驕傲,成為聖潔的器皿。
第三、要將恩賜如火挑旺起來,讓我們的才幹能力成為神手中的工具。
第四、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見證為恥,要按神的能力為福音受苦難。

  當我們願為主成為精兵時,神就派天使天軍與我們同工。聖經稀奇的記載基甸與三百精兵就能拯救整個民族的事實,其餘懼怕膽怯,不儆醒的二萬多人,神不勉強他來,人也不勉強去做。但願來音契的每一個人都立志成為神手中合用的器皿,在這彎曲悖謬的時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讓坐在黑暗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



堅持到底的決心
是他站在舞台上的力量
歌曲中的信息
藉著聲音
深深撼動人心

  在屏東枋寮的農村長大的陳榮貴談起自己學習聲樂的歷程,直說自己啟蒙的很晚:「農村的環境,並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學習音樂,直到我初中畢業考入師範學校,才在學校裡頭有了較正式的音樂訓練。」但是渾厚而優美的嗓音,卻沒有因此被埋沒,當時在師範學校任教的劉天林老師,看見陳榮貴在聲音上的天賦,便鼓勵他學習聲樂,也親自地啟蒙他歌唱的技巧;高二時,第一次參加臺灣省音樂比賽,就拿到成人組第一名的好成績,陳榮貴笑說:「也許是因為在鄉下,有好山好水的環境中長大,所以才會比別人多一點聲音的天賦吧!」

  師範學校畢業後,分發到恆春的小學服務,一面教書,卻仍不忘對歌唱的喜愛,繼續地學習聲樂,隨後考入師範大學,跟隨陳明律、戴序倫兩位老師,接受更完整的聲樂訓練。日後更負笈美國,在伯爾大學(Ballstate University)及印第安那大學深造,國外豐富的教學資源,讓陳榮貴有更深一層的學習:「在印第安那的日子中,體會到學校在教育上所花的心思,不僅在聲樂主修上細分出歌劇系,學校所設的歌劇院與工作坊也聘請資深的歌劇演員來指導,在實際的舞台表演上,給予我許多的啟發。」這樣的啟發,影響了陳榮貴在回國後,在師範大學任教之外,也在實際的歌劇舞台上,有精湛的詮釋,而日後赴維也納音樂院及美國愛荷華大學進修時,也以威爾第的歌劇「弄臣」及「遊唱詩人」作為研究主題。

  在學習聲樂的歷程中,宗教歌曲中的經文及詩詞,在陳榮貴的心中悄悄的播下的種子,學生時代也曾在教會詩班中服事,回國後,也和許多團體在聖誕節演出彌賽亞等宗教作品,但直到去年十二月才在懷恩堂決志受洗,回頭看這一路,陳榮貴很感謝同樣是師大音樂系畢業的太太,在身旁從不停止的帶領與鼓勵:「太太出身於一個基督徒的大家庭,家族中有好幾位牧者,在我還沒有受洗之前,每晚和她固定一起禱告的時間,成了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個部分,而每次陪她回娘家,所看見的基督化生活,在我眼中,也是一幅很美的圖畫。」雖然參與教會的活動,但每當有洗禮崇拜的時候,陳榮貴總是很緊張,不敢將手舉起來,直到去年年底,懷恩堂的英語崇拜牧師 James Copeland 親自把報名受洗的單子塞在他手裡時,才決定受洗,在眾人見證下,成為基督徒,他幽默的說:「或許是神覺得,我不能在這樣遊蕩下去了吧,讓牧師推我一把而受洗,其實,感覺挺好的!」

  問起陳榮貴對於音樂事奉的看法,他認為,除了有願意擺上的心志外,更要有為專業事奉的決心:「有很多的詩班指揮,在音樂事奉上,並不太要求團員的基礎能力,也沒有長遠的計畫,來幫助詩班在歌唱與詮釋的技巧上求進步,以致於許多詩班,總是停留在原有的水準上,難有進步;而詩班員同樣也是認為委身重要,就忽略了在事奉上求進步的重要性。」他也期許音契合唱團在音樂專業事奉上,能成為教會的榜樣:「他認為要獻給神的音樂,怎麼可以說有心就好?豈不應該要竭盡全力,把最好的音樂,獻上給神麼?」



因著祂,我乘著夢想起飛陳宣伶(合唱團女高音)  

  還記得小時候,一覺醒來發現房間裡多了一部鋼琴;那時的我,也不知道這部鋼琴竟會陪著我走過將近廿年的歲月。不過,我雖喜歡鋼琴的聲音,卻不喜歡每天坐在鋼琴前面練習;因為,當年的我對於玩樂還是比較有興趣的。雖然不喜歡每天辛苦地練琴,但是每一次媽媽問我要不要繼續學,我卻都還是點頭,或許是小孩子一種莫明的優越感吧,畢竟那時候班上學音樂的人很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偷偷夢想著有一天我可以站在國家音樂廳的舞台上;不過,這樣的夢想說出來大概有很多人會笑我,畢竟我不是音樂班的學生;而這樣的夢想,恐怕也只會淪為別人眼中的幻想。

  直到我進了大學,終於有機會將我的想法實現了。那一年,因著高中學姊的帶領,我開始在林森南路禮拜堂聚會。那時教會的詩班,讓我想起了在高中時參加學校合唱團的快樂,於是還沒有受洗的我開心地跑去找學姊,告訴她我好想加入詩班。學姊笑了笑跟我說,她可以幫我問問看,不過,在得到答案之前,青年團契也有了自己的詩班,而我就在青年團契裡,開心地用我的音樂服事神。學姊後來告訴我說,她真的看見神的恩典,因為那時候她正煩惱著該怎麼告訴我說,教會的詩班要受洗才可以加入,沒想到神居然迅速地幫我在青年團契準備一個詩班,真的是超乎所想所求。

  兩千年六月,跟著小胖去聽音契的音樂會;進到音樂廳,總是有一種莫名的期待,期待自己的夢想不再是幻想。那一天小胖帶著我溜到後台,天阿!我居然可以到音樂廳的後台耶!那時的興奮,現在想起來,還真的滿好笑的。九月時聽九二一紀念音樂會,那時我真的很想知道指揮背對著觀眾都是什麼表情。沒想到,就在十月的某一天,明玉告訴我音契在招考合唱團團員,也就這樣我終於有機會看到金哥的陶醉神情。於是乎在受洗後的一個月,神為我預備了音契,讓我可以用更多的音樂來服事神。第一次站在國家音樂廳的舞台,那種感動,絕對比那時只在後台大多了!因著服事祂、親近祂,祂實現了我小時後的夢想;是祂讓我乘著夢想的翅膀,看見我的希望。


  
  這期專欄介紹進入了弦樂器。弦樂器中當中主要的包括小提琴(Violin)中提 琴(Voila)大提琴(Cello)及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讓我們先從小提琴開始談起。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所用的琴弓都是摩擦琴弦而使產生振動的工具。琴弓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變化,才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最原始的琴弓就和射箭用的弓形狀相似。由於演奏水平的提高,演奏家的要求亦相應地提高,對弓鬆緊度有了新的要求。十六世紀,人們在琴弓的根部裝置了鋸齒狀的部件,把馬尾繫在一個圓環上,然後再把圓環掛在鋸齒狀部件上,這便是現代機械螺杆琴弓之鼻祖。琴弓正式安上螺絲裝置,是在十七世,從這時開始,弓毛就可以自由的調節其鬆緊度了。到了十八世,塔蒂尼總結了前代琴弓短直和缺乏彈性的不足之處及綜合了演奏家的要求,改進了當時的琴弓。接著,法國的圖特完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琴弓的式樣。隨著現代演奏技術的提高,演奏者對琴弓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如對琴弓的材料、工藝、重量、彈性等也要求得更嚴謹了。演奏家一致認為,最好的製弓材料是南美洲巴西出產的柏南布哥木及安第斯山出產的蘭斯木。這兩種木頭的木質堅硬,且富有彈性。

  義大利畫家 Gaudenzio Ferrari 於一五0九至一五三0年間所繪的一幅天使奏樂圖中,可能是最早的小提琴圖繪之一。圖中所顯示清晰的小提琴線條,具有F音孔,琴頭(Scroll),琴頸,指板上無分隔,雖然只配有三條琴弦,然琴身線條與現代提琴相類似。十六世紀中,小提琴的用途大致可分為兩類:歌唱伴奏與演奏“舞曲”。直至法國音樂理論家 Jambe de Fer 於一五五六年所著的書 Epitome Musical 中指出,由於小提琴可隨意移動演奏位置,因此最適合“跳舞”音樂的拉奏, 當時的小提琴音樂是屬“平民”的樂器,貴族則皆演奏維奧琴(Viol),對於提琴是極為漠視的。此期間小提琴演奏者於歐陸的發展是以義大利為主,德奧產生極優秀的人才:著名的歌劇作曲家 Clandio Monteverdi(一五六七∼一六四三),小提琴家 Biagio Marini,Mario Vecellini,Tomaso Vitali。德國提琴學派 的代表人物為 Heinrich Von Biber(一六四四∼一七0四),他的提琴技術水準已超過當時義大利的演奏水準,其演奏風格益顯燦爛。當時的法國提琴音樂,由於其音樂風氣過於沈溺舞曲音樂之演奏,更在該期地位崇高的 Jean-Baptist Lully 之影響下,其所領導之法式樂團喜奏舞曲型式之音樂,音樂特色為富節奏性,短促的弓法,與特殊之重音,致使法國提琴音樂技術之停滯不前,落後了義大利與德國樂系之演奏約一百多年,直至 Viotti,才重新奠定法國提琴演奏之基石。

  十八世紀,小提琴演奏技巧類別已達到一個相當燦爛之境界,此時期的小提琴演奏發展,仍是以義大利演奏者及作曲家為重心,由於義大利提琴名家極力展現的協奏曲式,期能與樂團的協奏相抗衡,此時期的小提琴名家技術方面已提升至極度絢麗華彩的狀態。演奏的內涵也專注於多元化,有關高音域的演奏,也由一七00年前一般通用之第七把位高限,移升至 Locatelli 所應用之十四把位,此外更由於雙音與多音和弦,歌唱性之旋律,與裝飾奏的加入,使獨奏者能以更富表現力之技巧,將演奏內涵自由發揮至前所未有的高峰。整個十九世紀的提琴演奏,主要受到兩支主流影響,一為法國學派的積極拓昇其演奏水準與訓練,形成一股以巴黎音樂院為中心的新興勢力,另一則為帕加尼尼挾其驚人的琴藝,突破了當時的技巧範疇,重新建立小提琴的新標準。法國學派經由雷克萊,葛文尼期之典基,再經韋奧地賦予新的生命,其後則由韋奧地的數名弟子發揚光大,由於他們皆任教於巴黎音樂院,且共同出版了一套教材,促使巴黎音樂院成為當時歐陸最正統的提琴訓練重鎮,當時有心習琴者,必至巴黎音樂院學習。帕加尼尼則成為獨創一格的演奏家,以極富創意的技巧改革,震驚了歐陸的提琴演奏者,由於他的衝擊,在比利時產生了兩位極為重要的演奏者,B- eriot 和 Vieuxtemps,使所謂的比法派(Franco-Belgian School)提琴演奏法提升至一極具代表性的地位。

  二十世紀的演奏家有延續由比法派獨奏者所呈現之技巧與音樂平衡融合的風格,有年青的演奏者接襲帕加尼尼燦爛技巧的藝術, 也有小提琴家秉著由 Joachim 所堅持的”純音樂”原則。總之,二十世紀初期充斥著各類提琴的理念,由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很明顯的四個學派分別為俄國派系,比法派系,德奧派系及美國派系,成為現今提琴演奏的主流。

 消息與代禱
  • 巴赫廳二00三年三∼六月節目之徵選
    徵選具有專業演奏經驗及能力演奏者(十六歲以上或團體),備妥簡歷、演出曲目、預定演出時間及有聲資料(限兩年內),寄至台北神召會藝文廣場巴赫廳,經審核通過即可安排於巴赫廳免費演出。
    甄選截止日期:二00三年一月十五日(有聲資料限CD或錄影帶,有聲資料恕不退還)
  • 藝文廣場消息:
    於十月份起藝文廣場開放時間延長:週一∼週五 AM10:00∼PM8:30,歡迎多加利用。
  • 音契總監金希文從十月起開始道各教會主日崇拜傳遞音契異象與負擔,有意願的弟兄姊妹與教會,可電洽音契辦公室李建芬小姐,隨即安排金老師到貴教會。
  • 合唱團員黃偉倫,於十月起加入音契行政行列。
接待天使  財務專欄
鍾惠蘋(音契財務組長)

「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
希伯來書十三:1~2

  朋友告訴我:他的一個朋友到賓士公司銷售汽車,剛上班沒多久的一天,公司進來了個衣著老舊表情生澀的老先生,土土的鄉巴佬,號稱銷售高手的人對此毫不起眼的顧客,只能用「不屑一顧」的態度,叫新來的菜鳥出去應付。菜鳥以他的服務熱忱竭力介紹車子的種種性能。結局就像童話般,好心的人終有好報,那位老先生,一口氣買了五輛賓士分送子女,因為他剛賣了一塊上億的土地。菜鳥自然也成了當月的銷售冠軍,分紅獎金更是你可想像。但在羨慕他的幸運之餘,是否再一次重省我們平常所存的心態。

  我們不期盼總有神蹟般圓滿結果在尾端等著,因為它會像守株待兔誤了正事。我們所行也不求單單為了好名聲而維持,因為久了會模糊了原本的好意。我們只是盡力去行耶穌的教導。當一天與主相會,耶穌會稱讚我們是在小事上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即使我們已很小心在管控節省經常費,但收入還是不敷支出,赤字仍不斷擴大。我們動用其他事工的結餘來彌補差額,使同工的生活費有基本保障。但在整體的服事發展,就會因財務的考量,多有顧慮及限制。「積少成多」是很不可忽視的力量,即使在如此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期待你們看到也感覺我們事工的必需性。你持續和少數的捐贈,都會是音契再往前行的動力。


音契基金會 9 月收支報表 單位以新台幣計
項目上月結餘奉獻收入支出本月結餘累計結餘
經常費 -$578,620 $93,536 $159,788 -$66,252 -$644,872
音樂佈道會 $2,951 $30,000 $0 $30,000 $32,951
青少年事工 $8,500 $0 $0 $0 $8,500
影音製作 $228,540 $0$0$0 $228,540
音樂會 $108,215 $0 $2,000 -$2,000 $106,215
藝文廣場活動 $47,861 $56,800 $66,100 -$9,300 $38,561
室內樂集 -$23,277 $0 $12,500 -$12,500 -$35,777
詩班訓練 $34,500 $0 $10,000 -$10,000 $24,500

2002 聖誕音樂佈道會
    主題:聖誕賀卡
  • 第一場 12/6(五)7:30
    懷恩堂/講員:白培英
  • 第二場12/7(六)4:00
    青少年場/懷恩堂/講員:徐壯華
  • 第三場12/7(六)7:30
    懷恩堂/講員:李健
  • 第四場12/8(日)7:30
    台北神召會/講員:黃勝雄
特別來賓:翁明顯 (中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請為籌備事項、合唱團與樂團的練習代禱
巴赫廳音樂會
(自由入場,坐滿為止)
  • 10/25(五)PM 7:30 張馨心大提琴獨奏會
    永遠的3B系列(二)
  • 11/08(五)PM 7:30 楊瑞瑟中提琴獨奏會
    相約巴赫廳-台北神召會系列音樂會
契友音樂會
  • 10/29(二)PM 7:30 劉澤文低音管獨奏會
    國家音樂廳演奏廳(200元)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1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北台北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潘 冀   總 編/連雅文
美 編/鄭聿君   電子報/劉松青
※ 本報為Html格式,您必須在網路連線狀態下,才能看到報中圖片及連結外部網址 ※
本刊文章若蒙轉載,我們深感榮幸,若告知本刊一聲,將更感激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閱報疑難詢問】...............